大欖涌水塘(Tai Lam Chung Reservoir)位於新界西部的大欖郊野公園內,於1957年落成,是二戰後香港首個興建的水塘。由於水庫原址為丘陵河谷,儲水後便形成了大大小小的島嶼,因此被稱為「千島湖」,島上種滿了山松、濕地松、大葉桉和檸檬桉等植物。

而千島湖清景台是2019年才落成,以前想看千島湖需要攀登陡峭的泥路,現在沿著手作步道就能輕鬆安全登頂。

 

交通方式

路線一:由朗屏-屯門

去程:朗屏西鐵站B2出口→步行至媽橫路(屏昌徑)搭K66巴士(車程40分鐘;車費4.9)→大棠山路下車

或紅棉圍(元朗千色廣場對面)→搭「元朗-大棠」紅色小巴(車程15分鐘;車費5)→大棠黃泥墩村下車

回程:掃管笏搭43/43S號小巴(車程25分鐘;車費7.7)→港鐵屯門站下車

路線二:由屯門-朗屏

去程:港鐵屯門站E出口→步行8分鐘至新墟街市搭43/43S號小巴→掃管笏下車

回程:大棠山路搭K66巴士→朗屏邨悅屏樓(朗屏西鐵站)下車

或大棠黃泥墩村搭「元朗-大棠」紅色小巴→紅棉圍(元朗千色廣場對面)下車

 

步行路線

難度:★★(最高★★★★★)| 全長:9公里 | 需時:4-5小時

【週末行山路線】香港的迷你千島湖-大欖涌水塘

我的路線:大棠山路→黃泥墩水塘→麥理浩徑第十段(千島湖清景台)→關帝廟→伯公坳(伯公廟)→楓香林→掃管笏

 

出發啦!

第一站:朗屏地鐵站(11:05)

【週末行山路線】香港的迷你千島湖-大欖涌水塘

從B2出口出來後沿著天橋走到底,分岔路走左邊下樓梯,再往右邊大馬路走會看到這個巴士站。

 

第二站:大堂山路(11:45)

【週末行山路線】香港的迷你千島湖-大欖涌水塘

下車後左邊是公廁

【週末行山路線】香港的迷你千島湖-大欖涌水塘

這條路直走到底後左轉

【週末行山路線】香港的迷你千島湖-大欖涌水塘

左轉後看到黃色欄杆後過橋,就會看到千島湖的指示牌。

【週末行山路線】香港的迷你千島湖-大欖涌水塘

沿著這條小道漫步,身旁的野花盛開,還能看到楊家村村民種植的農作物,有蘆薈、木瓜和甘蔗。

【週末行山路線】香港的迷你千島湖-大欖涌水塘

穿過農地和村屋後,來到黃泥墩水塘入口處,沿著階梯上去。

【週末行山路線】香港的迷你千島湖-大欖涌水塘

這邊多是泥路、階梯和柏油路。

往黃泥墩水塘這條路據說有香港稀有植物豬籠草,走的時候可以留意一下,但記得別採摘,是犯法的!

【週末行山路線】香港的迷你千島湖-大欖涌水塘

中途看到電塔,身後的登山友說這是香港巴黎鐵塔,哈哈。

 

第三站:黃泥墩水塘(12:50)

【週末行山路線】香港的迷你千島湖-大欖涌水塘

黃泥墩水塘是香港的一個小型水庫,容量約12萬立方米,屬於灌溉水塘,為農民提供灌溉用水。

當天天氣涼爽,下了一陣毛毛雨,在水塘邊吹著涼風,呼吸著新鮮的空氣,一洗爬山的疲憊。

接著跟著指示牌往黃金海岸方向走,不用過水壩。

 

第四站:麥理浩徑第十段-中途休息站(13:14)

【週末行山路線】香港的迷你千島湖-大欖涌水塘

到達中途休息站,可以坐下來休息一下,吃東西補充體力。

【週末行山路線】香港的迷你千島湖-大欖涌水塘

這個位置可遠眺千島湖。

【週末行山路線】香港的迷你千島湖-大欖涌水塘

也有流動廁所

【週末行山路線】香港的迷你千島湖-大欖涌水塘

旁邊就是千島湖清景台的入口處

 

第五站:千島湖清景台(13:35)

【週末行山路線】香港的迷你千島湖-大欖涌水塘

沿著蜿蜒的小道前進,不到半小時就看到千島湖清景台的告示牌,步行200米的手作步道即可登上觀景台。

【週末行山路線】香港的迷你千島湖-大欖涌水塘

上面視野開闊,遊人眾多。

【週末行山路線】香港的迷你千島湖-大欖涌水塘

清景台可以較近距離觀賞千島湖。

前面有介紹過黃泥墩水塘是灌溉用水塘,而大欖涌水塘(千島湖)是香港的食用水塘,除了收集雨水外,也是收集從中國大陸購入的東江水的水庫之一。

【週末行山路線】香港的迷你千島湖-大欖涌水塘

圍欄外斜坡有條人潮踩出的路,沒有扶手欄杆保護,也沒有階梯,非常危險,不建議亦步亦趨。

 

第六站:關帝廟(14:09)

【週末行山路線】香港的迷你千島湖-大欖涌水塘

清景台下來後可以原路返回,或者走右邊大棠方向前往關帝廟。

關帝廟外面村民放置了關帝的坐騎赤兔馬的銅像。

【週末行山路線】香港的迷你千島湖-大欖涌水塘

繼續往大棠方向走

 

第七站:伯公坳「城門」&伯公廟(14:25)

【週末行山路線】香港的迷你千島湖-大欖涌水塘

伯公坳「城門」旁邊就是伯公廟。伯公即是「土地公」,屬於民間信仰中的地方保護神。

伯公廟是當年村民為了祈求各村村民往返市集時平安而興建,祭品大多為農作物。現今到訪的多為村民和晨運人士,祭品變得多樣化,而供奉的神明亦多樣,故也有人稱這座廟為佛祖廟。

 

第八站:楓香林(14:45)

【週末行山路線】香港的迷你千島湖-大欖涌水塘

不用穿過伯公坳「城門」下樓梯,走城門上的大欖自然教育徑方向可到楓香林。

楓香跟楓葉雖然外形和特性相似,但在植物學上,卻是毫不相關的植物。而大棠紅葉看的是「楓香」,春夏天是翠綠色的葉子,在秋冬寒冷的時候,大概12月份可以觀賞到漸變成紅色的楓香。

【週末行山路線】香港的迷你千島湖-大欖涌水塘

這裡可以選擇走回一開始的起點—大棠山路,或者原路返回走另外一條路(掃管笏)下山。

 

第九站:原路返回麥理浩徑第十段-中途休息站(15:45)

【週末行山路線】香港的迷你千島湖-大欖涌水塘

回到中途休息站,這裡也可以選擇原路返回大棠山路,或者走黃金海岸方向到掃管笏搭車。

走掃管笏這條路的話要有心理準備,接下來就是永無止境的下坡路,沒有階梯,都是柏油路,這條路花了我快一個小時的時間下山,膝蓋好累啊!

【週末行山路線】香港的迷你千島湖-大欖涌水塘

走到看見欄杆,會出現分岔路,往左邊繼續下山,距離掃管笏村還剩一小段距離。

【週末行山路線】香港的迷你千島湖-大欖涌水塘

掃管笏村民有養羊,在馬路上隨處可見。而且這條路滿地都是一粒粒黑漆漆圓滾滾的羊糞,隱約夾雜著一股臭味,小心踩到啊!

 

第十站:掃管笏小巴站(16:25)

【週末行山路線】香港的迷你千島湖-大欖涌水塘

搭小巴回市區

 

個人心得

不建議從掃管笏上山或下山,因為上坡下坡太累了,沿途除了大欖涌水塘小壩可以打卡,就沒什麼風景。從大堂山路這條路上下山,風景宜人,也有階梯緩衝,個人認為這條路線比較值得走。

 

注意事項

1.準備足夠的飲用水和糧食,山上沒有補給站。

2.山上沒有垃圾桶,垃圾請自己帶下山。

3.沿途沒有遮陽地方,注意做好防曬措施。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好好生活的阿蘇 的頭像
    好好生活的阿蘇

    好好生活的阿蘇

    好好生活的阿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